文人
今天去上国画,感受到水墨画真的是很奇妙的东西。一笔下去就再也不能修改了,好看就是好看,败笔就是败笔。有点像人生,难以重来,也不能被临摹:无法达到同样的速度、水和墨的比例、纸张晕开的效果。这难道就是不同与西方油画的东方哲学和东方艺术?
我们老师名叫邱开盛,他最引以为豪的事情就是他是中国美术协会会员。在他身上表现出一种很有意思的矛盾:以文人自诩,声称淡泊名利,只求自娱自乐;同时,又以自己画作的价钱、自己养的金鱼的价格标榜物品的价值。他说自己不在乎职称,可是言语之中又流露出对于以前同学当上美术馆馆长、以前同学当上美术学校校长的无限向往,只恨自己当年没有离开福建寻找机遇。他说自己希望成为古代的文人,寄情山水,风雅之至。但是我觉得不是这样,古代文人不只是他看到的那样,也不只有竹子、酒、书。常常想起王维的《竹里馆》,用来形容中国古代的文人,再好不过:弹琴复长啸只是表象,深林人不知才是内心写照。
我把我的老师归结为深受古代浪漫主义荼毒,但是又难免被市场经济冲击的一代艺术人。人是无法免俗的,否认这种俗,本身就已经堕入了自欺欺人的俗套,从而更难超脱,成为更加俗气的人。所以中国文人,自古以来都难以脱俗,恰恰相反,都是至俗之人——追名逐利,只有无名无利的窘境之下才选择艺术创作排遣。推之可得,现代,不论过去了多少年,书法家、美术家、艺术家,骨子里面都一脉相传着中国古代文人的精髓——追名逐利。甚至于“文人”的分支,所谓的被艺术家所鄙视的正常人的求学、高考、读书、理工科,其实也是“文人”的一脉,因为他们真实写照着这种追名逐利。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我认为撇去艺术技法、理论课程不谈,我们这些普通人,应当是比所谓的艺术家、哲学家更接近于“美”。凡是“真”即是“美”,敢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渴望,能够毫不掩饰地追求自己需要的金钱、生活,这件事情本身,已经超越很多打着艺术的幌子却实际也实在混生活的人高雅了许多。所以我觉得理工是美的,因为这是在追求毫不掩饰的本源,超越了一切批评家、历史学家这些人为的东西,选择用客观存在回答时间。
文人是什么?我想起初我们并不分文理。只是最后有人走上了追求客观世界的真,而有人选择了追求内心世界的真。但我总觉得后者不可避免地堕入了物质的虚浮中。
有些人的人生是可以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