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片《迷失东京》观后感
在影视飓风的推荐下,去看了食贫道的纪录片。由台湾纪录片《何以当归》入坑,看完只觉得不过瘾,又看了日本纪录片《迷失东京》。看完以后感觉真的是艺术品,感触也很多。我本意是想看看一个九天的纪录片,能有多深刻,能不能让我这个久居日本的人也觉得很好。
看完之后发现,是我小丑了。
我在日本只是生活,而发掘和拍摄是他们的工作。
片子采访了很多人物,包括带着三个孩子的妈妈做陪酒女、应援偶像团体的老头、喜欢玩パチンコ(日本版老虎机)的人,当然还有AV男女优、黑道大哥。我一开始看的时候觉得有点不屑,这些人,在日本根本不是主流,如果他想通过采访这些人攻击日本社会,那真是不太高明。
中间的节点上,流浪汉大爷说的:镜头聚焦的人是明星,镜头之外的人才是民众。真是个流浪汉哲学家。影片的制作者,仿佛在和我这样质疑采访对象的人对话。整个片子也因为这样的立意,变得有意义起来。我所生活和熟知的日本,一直都是镜头聚焦的那一个。深夜常有人醉倒街头,パチンコ的店也随处可见,繁华的市中心总伴着一条街的案内所,偏远的车站张贴着暴力团伙的悬赏。而我早已视若无睹。
曾经我的生活一直是干净整洁的校园,觥筹交错的学会,每天的烦恼是去哪个食堂吃饭。直到离开了学校,来到奈良乡下生活,我发现不是每个学校都那样精致。我好像第一次直视日本有这么多的不好的事情和贫穷的人。就好像在看变魔术正高兴,突然有人扯开了布。
其实我一直非常感谢日本,刚来美国的头两年,我还是会经常梦到自己回到日本的家,安静舒服的一个人的小房间,还带一个院子。日本之于我,有很多意义。我从懵懵懂懂的大学生,变成了一个略通人事的社会人。学会了很多技术,也学到了很多原则。可以说没有日本的留学就没有今天的我,我的行事风格也依然带着日本的印记。
那么为什么逃离日本呢?
纪录片里有一段采访夜里陪酒的母亲,问她孩子长大了离开自己怎么办。她说希望不要给孩子添麻烦,如果自己有一天死了,不要墓碑,骨灰扬到大海里就好。看着她几欲落泪的眼眸,屏幕前的我倒是确确实实落了几滴泪。包括最后独居死亡的老人,整个纪录片都强调了日本人的孤独。
很多人也经常提到这样的话题,说日本人怎么怎么冷漠,变态,孤独。我想说不论分析二战、资源贫乏、岛国什么什么的,其实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在日本,人与人主动切断了联系。而物欲的缺失,则是人与物切断了联系。这样的主动并非开悟,相反,是因为惶恐。可以是对未知的惶恐,也可以是对失去的惶恐,没有勇气,所以选择了切割。
只要在日本,就生活在恐惧之下。
我怕我被这种恐惧吞没 。一个外来者是很难理解日本的恐惧的,如果共情了,多多少少就是被同化了。
你没有办法选择做一个外国人的同时,做日本人。这句话可能很难理解。我翻译一下:要么,在日本永远做外国人,不参与他们的社会、不遵守他们的规则;要么,就做一个彻头彻尾的日本人。没有中间地带。也许会有一个时间上的过渡期,三年五载,或者更长,日本社会会给你很长时间去思考,直到想清楚选什么为止。
我做不了日本人。我也做不了日本的外国人。所以我逃跑了。
经历过留学的人,很多时候被解读为更成熟独立,有很多优点。当然我特指的是家境普通的留学人。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是这种观点往往从不提及为什么。好像男人和女人躺在一个床上睡一觉,天亮了就有小孩。只要离开家远了,人就会独立?其实留学并不是一种好的体验。开玩笑地打个比方,就像很多小说里“重生了,一觉醒来我变成…”。什么都懂,但又是个婴儿。如同一个空投包,降落在全新的土地上,别人有时候用婴儿的态度对待你,有时候又对你有着符合实际年龄的要求。对大部分事情,以为自己心里门清的同时,长期保持着客观意义上的稀里糊涂。
我曾看过有人采访一个会很多种语言,又会很多方言的人,让她表演了,大家啧啧称奇。
她却说:会很多语言是生活的烙印。
日本人最大的问题是心不正,所以它的一切表现都是病态的。外边表现的越有礼貌,内心就会越反抗,时间长了必然会爆发,所以要么自己解决自己,要么侵略别人然后被收拾。
之前看过一些外国社会纪录片,虽然不知道纪录片真实性可否,但是看到日本记录片的时候,特别的老龄化和新一代的方面,有时候在想我们这一代国人和下一代下一代的国人,会不会也变成如此!这里更多的是亲情关系,社会发展的很快,但这也造就很多年轻人不屑地亲情流失,也许后面会变好,也许会变的更差。但是现在无从下结论!
我忽然发现了十多年前我逃离澳洲的原因。
听起来很有趣啊,有空我也看看
迷失东京和何以当为我也都看了。纪录片,不一定有 zheng zhi 倾向,可能是拍摄者的角度不同,也是帮我们看世界的一个窗口吧
学生时代看世界总是很美好,以好奇和爱心去看,世界充满阳光。当被社会捶打后,以失望和敌视去看,世界一片灰暗。变的可能是自己,而不是世界。要想世界美好,内心得充满阳光。经历了日本和美国,希望你早日找到自己的快乐和归属感。
> 你没有办法选择做一个外国人的同时,做日本人。
这种亲历过日本社会的描述很有趣。
我在看一些日剧时有一种在其他剧里找不到的独特感受,就是演员们总是在“扮演”着什么,这并不是说演员的演技不够真实,而是指演员们在扮演着“扮演者什么的人”。换句话说如果认为演员的演技炉火纯青,那这个角色反映出日本社会真实的人总会有种扮演感。破除这种扮演感会带来什么?不知道,但总归大家“扮演着”那我也应该去“扮演着”。现在我明白也许就是你所描述的“恐惧”。
确实日本人大多有这种扮演感。
而我说的恐惧更多是日本人刻在骨子里面的对失去和无常的恐惧
这篇文章写得深入浅出,让我这个小白也看懂了!
未来的中国,是否也会陷入日本一般的孤独~段亲情,去社交,独孤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