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活杂谈

生活杂感

近日所思

前两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朋友在鼓浪屿玩,和他老婆,大肚子的老婆。感慨颇多。

虽说是朋友,估计也只有数面之缘。大三在英语角认识的同届的英语系的男生,据说毕业有一个去美国实习的机会,也就几个月。后来并没有怎么联系,陆陆续续通过朋友圈了解到在美国的生活,最后在厦门一家外企工作。照片里面,鼓浪屿阳光明媚,他搂着大肚子的老婆,很有夫妻相。

阅读更多

近日所思

前两天去做XRD的时候拜托了松井教我。制样的时候带了橡胶手套,测的时候取下来了,过了一会儿又要制样,戴手套的时候松井说不要了换一副新的吧。擦样品板的时候,撒了乙醇用纸巾擦,正面擦过,我把纸巾叠了两叠,又撒了点乙醇准备继续擦,他说不要了吧,给我递了新纸。 阅读更多

搬家

前段时间找了新房子。上周末一直在忙搬家,尊的很累呀。但是搬完之后还是很有成就感的。自己的新窝~温馨~

床加上运费花了600软,被子300软,毯子150软,地毯120软。窗帘120软。小桌子110软。

 

阅读更多

奈良

今天去奈良玩。学校工学科组织了去奈良夏普博物馆还有东大寺和兴福寺。 阅读更多

赴日读研申请

出身:211

本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GPA:3.3

TOFEL:88

JLPT:N2

申请结果:大阪大学应用化学专攻,国费生,硕士课程

阅读更多

爷爷奶奶的故事

爷爷八岁的时候第一次见到奶奶,奶奶也是八岁。1945年,新中国还没成立。

奶奶跟着父母来村子上拜年,家里看中了远房亲戚家相同年龄的小男孩,就订了亲。奶奶是书香人家,那个年代一个教书的父亲能带来固定的收入,奶奶从小就生活在无忧无虑的环境里。

此时距离躲在屋子里听日本人部队经过的声音也就短短几年。

阅读更多

第一次整论文

因为是第一次,得记录一下。

最近老师打电话给我说要送我一篇一作文章,我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接受了。当然交换条件是补数据,大家都知道补数据是怎样的事情,称这笔交易为遥遥无期的空头支票也不为过。

阅读更多

德与艺

我最近听了《匆匆那年》,觉得非常好听,问一个舍友有没有听。她回我说王菲这个贱人,不要说听她的歌,听到她的名字就觉得想吐。我问怎么了,她说王菲结了三次婚,有过三个小孩,特别贱。我略一思索,好像是有这回事,不过我不是太关注娱乐圈的人,自然也没放在心上。

后来回味了一下,好像从来没有哪种职业如同娱乐圈内的职业一样,德与艺被人们如此密切的联系在一起,人们很容易因为“艺”而理所当然地认为“德”也好。常常因为看了某部电视剧,觉得某某长得很帅(很漂亮)就去看这个人的访谈、综艺节目,然后就会了解种种优秀品德,喜欢这个人。反过来,也很容易因为品德不好就会否认一个人的工作能力。 阅读更多

科学启蒙

大二的时候选过一门课,叫scientific revolution。一个怪怪的外教上课,写了四篇paper,读了三本英文书,最终报告有22页,全英文。

这学期选了一门课,叫科学启蒙,我们院的老师上,也是讲科学哲学一类的东西,翘了好多节,考试的时候看看PPT,又勾起大二的回忆。

What is knowledge? What is science? What is paradigm?

什么是知识?知识不同于意见,意见是为了人或动物生存的必要,总结出来的有利于我们生存的方法。而知识是客观存在的,高于生存,高于需求的东西。

什么是科学?一套逻辑理论,理性的总结可观测的现象或假说,并作出准确的预测。

什么是范式?这是Kuhn提出的概念,范式就是一个理论架构,例如牛顿力学,或量子力学,我们通过这个范式所给出的公式和预言解决现有的问题。

产生科学本来就是一个神奇的过程。人类居然有了逻辑与理性,这两点真是进化的奇迹。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家以及第一个哲学家泰勒斯最著名的一句话是“万物源于水”。这几个字竟然组成了第一句具有科学性和哲学性的语句。人类第一次想到了高于自己生存利益的东西【也可能是吃饱了没事做】。泰勒斯开创了理性,笛卡尔开创了逻辑。于是我们有了抽象意义上的,并不存在于世界中的一套方法,比如笛卡尔坐标系。

阅读更多

龙岩之行之二

 

我27号来到同学家,今天是十月一日,也是国庆节。恰逢同学的爷爷过八十大寿,表哥结婚,我也领略了很多农家风情,客家人的风俗。期间考虑了很多事情,在这里将我的思考一一写下来。 阅读更多

1 20 21 22 23 24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