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观后感
最近在家生病,刷了32集《知否知否》,挺好看的。我平时宅斗宫斗看得少,但这个电视剧确实拍的好,台本扎实,服装精美,人物对话也经得起考量。最难得的是,剧情剪辑不同于平常国产电视剧幼稚,安排得非常合理。每一个小故事之间衔接自然,情节连贯,也给人一定的启示。
我看前三集就哭得不行。后面更是有诸多情节使我落泪。最情难自制的就是男二小公爷齐元若既活不成,又死不成,被逼和邕王女儿订婚的那一段。最令人可叹的是,前头刚哭了一场,后面又由男一戳破男二也不过是个懦弱的人,什么“逼”不“逼”的,并非没有办法,只是他没有决断,做不来。
令我陷入沉思的是,这虽然是古代的故事,却是真正的我们国家的事,文化的血脉依然在今天的人们身上传承。婚嫁依然是大事,即将过年,不知多少人又要被问“婚否,婚否”。我们国家,过去讲礼节,求章法,这些东西并没有随着朝代更迭全然消失,骨子里面还是一样的。要是想跳出这个框架,个人是没有能力的。就好像盛家老爷,因为是妾生,所以长大以后想对自己的妾好些,然而宠妾灭妻没了章法,家里鸡犬不宁。他个人的出发点是好的,却改变不了这个制度和环境的思维,所以反而让人钻了空子,成了祸事。
也应看到,即便是讲礼节有章法,世上也从来都不缺无耻之徒,只要想为恶,也能打着礼义廉耻的旗号做出礼义尽失的事情。小事如盛淑兰的秀才丈夫靠嫁妆度日打骂妻子,大事如邕王逼死容妃妹妹、扣压齐国公、逼婚小公爷,礼义之下是利益。
我同时也在思考一个事情,就是人的多面性。我过去与人结交的时候,总是想展示一个全面的自己,总觉得有所隐瞒,也算是一种撒谎。现在反倒意识到,其实没有必要,每个场面该展示什么就展示什么,其他按下不表就好。从何而来的感悟呢?比如主角明兰人品性格都好,可是谈婚论嫁,别人只看她家门第,父亲五品,她是庶女。再比如林小娘人品很有问题,却能在家中横行,只因为她得盛老爷青眼,正妻王氏任凭娘家家财势大,就是斗不过她。每个场面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如同妻妾是不是成功只看丈夫是否宠爱,上学看分数,工作看业绩,游戏看手法。要想在一个场子上找回面子,就得按场子的规矩来。其他方面不行就是不行,不是一句“我家财万贯”就盖得过去。现下网上很多人爱喷,吵到最后往往比拼起家财来,似乎有条不成文的“谁有钱谁牛逼”,却全是“黑猫白猫”那套理论惹得祸。标准单一,思维僵化,逻辑不通。
电视剧还没有结束,好像后面还有许多南宋皇室的事情,期待能见微知著,从一个宅子引申出更多的家国大义来。
34集几场打戏水平实在很高。
后面有些情节过于儿戏了,民俗细节如此考究,大情节上却令人啼笑皆非。
人性这种东西其实古今都差不多吧,只是根据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我倒不喜欢现在古装剧的布景和服装,华美的让我觉得有点不协调。
宫斗剧,在我的印象里,就是几个妃子争宠的故事
现在的宫斗剧就是画面很绚丽,故事粗制乱造
前三集看得我咬牙切齿,这小娘怎么这么坏,然后弃坑了
可能男生不太适合这类题材吧
我对这类宫斗剧是一点兴趣都没有,直到有一天我一个朋友告诉我,我正在看的权游就是美国宫斗剧
不敢看电视剧,容易占掉每天太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