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地重游

137 次浏览 2 分钟阅读

上周五回了一趟阪大附近,主要是去原来的牙医。因为过去一趟不容易,就又回博士时期的实验室拿样品,还去小提琴老师家上课。晚上约了原实验室泰国朋友在她家吃饭。说实话,毕业之后不止一次梦到回到原来住的地方,因为那边生活便利环境又好,和我现在生活朴素的乡下形成了鲜明对比,忍不住怀念。

回去以后就会很明显的感觉整个人精致、讲究起来。在阪大,服务体贴的餐厅,设计风格浓郁的休息室。做科研之余,拿杯咖啡就坐在楼下和朋友聊聊天。直到在新学校任职,才发现阪大的精致,一尘不染,空调地毯,全幅打印机,都是钱堆出来的,并不是哪里都有。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在新学校过的很不习惯,所以总是怀念阪大便利,不论是生活还是科研。

以前经常吐槽阪大的老板英文有问题,他在美国八年,我还是觉得他有时英语有问题。不过我指出的都是小问题,他肯定比我强,所以他也接受我的语法用词建议。然而,我现在写了paper给新老板,他都没有改就返给我,我以为他玩儿我,不工作。后来发现,我现在的老板英语写的像小学生。我的学生还要用谷歌翻译作证据,质疑我的英文。历数刷托福GRE的付出,各种会议英文presentation,如果说我科研做得不好我认了,但是你要说我自己这一块research的英语有什么问题,我只能呵呵,在做科研这件事上,英语就是母语。

这时候就会感到,拥有经历、眼界匹配的同事在工作上会快乐很多。然而,与此同时,回阪大这一趟又让我美好朦胧的印象破灭了,除了怀念那些好的,也深深的觉得恶心。如果再让我回到阪大那个“生活便利”“同事机智”“老板英明”的实验室继续工作,我想我是不愿意的。只要走进那个门,就很压抑。人际关系真的真的让人难受,物质上再多的欢乐,也无法弥补心理上的创伤。每一个来这个实验室的学生都是充满活力笑着进门,最后走的时候都是面无表情。可以说是遭受了社会的毒打。你要问我什么毒打,真的很难说清楚,最严重的可能就是“无视”,冷暴力。以及每个人都是好人,但是所有人之间却用恶意揣测对方,各种语言陷阱,斗智斗勇。这绝对和老板的个人风格脱不了关系。关键是,在重要的事情上老板都是为你好的,你都说不出他们哪里怎么你了。我不知道把善意包装成恶行到底怎么这么盛行在这个实验室。

举个例子,毕业时我去不成美国,副教授给我介绍现在这个工作,我不太想来。副教授沉默很久,然后说出的劝我的话竟然是:你签证不是要到期了么?

虽然事后我知道他没有别的意思,只是陈述事实。这在毕业前夕,还是给我幼小的心灵致命一击。

最最最最糟糕的还不是这个,最糟糕的是:我不得不承认我原来所属的实验室是多么幸运。因为我认识的各种其他的生物、物理实验室痛苦的不计其数。延期、PUA、不负责任的老师,随便说个朋友,都是抑郁症。博士这个群体就是表皮漂亮的苹果,芯子是烂的。大部分人开始读的时候都想要做出一番成果,经过几年的毒打以后,互相安慰的话只剩:只要能毕业就行。折磨人并不是做科研做实验,而是糟糕的人际,这份数年的合同当初被轻易写就,起源不过是年少无知,儒慕名校。并且,当朋友把自己血泪史向后人控诉,劝他们别来,他们只会义无反顾地往火坑跳。我付出相应的代价,现在也确实得到了想要的。更多的人没有这么好的运气。

上过琴课,晚上去泰国朋友家吃饭,她做了好多好吃的,我们先吃了,之后她男友和其他人才能过来。他俩挤一个20平米的小房间,白天放桌子,晚上把被子抱出来铺地上。她告诉我男友要延期一年,在生物学院这挺正常的。不过延期还不给钱就挺…不人道的。说话间,男友回来了,他兴致勃勃把圣诞树的彩灯点亮了。房间很小,他们在圣诞的时候买了个小圣诞树。这种形式的人都坐不开的拥挤聚餐,我在读博期间常常参加。现在我住的地方很大,也比以前有钱一些。看到这样的画面,只能说,既怀念,又觉得辛酸。

那棵小小的发光的圣诞树,在绝望的生活里,赋予我们这样的人一份难得的体面。

玩的晚了,另一个泰国朋友留我去她家睡觉,我还是回家了。不论是甜蜜的美梦,还是可怖的噩梦,都过去了。我现在已经不属于那里,也不属于那个时间了。

相关文章

狡猾的小猫咪

©版权信息:可以转载,请署名,并保留原文地址,尊重版权

20 条评论

  1. 回复

    席地而坐,这很日式

    来自广东
  2. 回复

    文中“如果再让我在那个“生活便利”“同事机智”“老板英明”的实验室继续工作,我想我是不愿意的。”是指大阪那个研究室还是奈良那个啊??

    来自日本
    1. @NorthArea大阪啊

      来自日本
      1. 回复

        @狡猾的小猫咪突然想到知乎上某个博士转述他导师的吐槽“越是好学校,‘坏老师’越多”。。。。
        相比之下突然感觉我研还不错,至少老师母性泛滥也不搞复杂的人际关系。
        和前辈也算同属材料系的,只感觉在这个学科大类下,随着学历的升高,个人期望会越发“平凡”,人也变得“透彻”,也就是认可了那句“尽人事,听天命”。。。

        来自日本
  3. 回复

    新的一天,又会充满活力 😆 😆 ~~

    来自山东
  4. 回复

    真羡慕你,博士,精通英语,出国日本工作,搞研究。故地重游,感慨是必然的。

    来自宁夏
  5. 或许,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来自江苏
  6. 回复

    每个不同时期回头看,可能会觉得从前的幼稚可笑,不愿面对,但也许会深深怀念年青的自己。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过是安慰自己的甜鸩,向前看,向钱看,或许是大多数人的归宿和命运。

    来自江苏
  7. 回复

    是挺挤巴的。而且塑料碗。
    再小也要有圣诞树啊。

    来自辽宁
  8. 回复

    “把善意包装成恶行”可能只是风格问题,要是“把恶意包装成善行”那就是道德问题,才更糟糕啊

    来自安徽
  9. 回复

    异国他乡的难处啊,只有自己知道。

    来自台湾
  10. 回复

    毕业了我就没回实验室看过咯

    来自江西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