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

588 次浏览 1 分钟阅读

昨天跟老板去了学校的一个生物医学的中心,正好参观了那边的老鼠房。

老鼠房就是集中饲养实验用动物的地方。我虽然知道做生物医学的人大多用老鼠,也知道老鼠房,但是我从来不愿意去打听,更不用说是参观了。生物课题周期长,复现难,出成果更是以数年为计算单位,是我一点也不愿意沾染的领域。奈何现在的老板做相关课题,也就摊上了参观这档子事。

一开门就是浓烈扑鼻的鱼虾的味道,直冲脑门。他们纷纷解释说是老鼠食物的味道,真是一秒也不能忍受,太令人作呕了。合理怀疑不只是鱼虾,养动物再干净多少有些体味的。老鼠在小盒子里,密密麻麻放满了架子。介绍的老师说:这就是老鼠的旅馆,没什么的。

外面走廊上正好路过两架空盒子,送去清洗房——谁家好“旅馆”住两天要你命?

我没害过老鼠,但目前有两只为我而死。第一只因为我发明了一种测试的方法,老板让我去眼角膜上试试。找了合作的眼科中心的老师,那天他拿出来一只老鼠,一捏一挤,取了它的眼睛。活的眼角膜剥出来,养在培养皿里,我不过试了两三分钟,就发现检测方法不能适用活体眼角膜。没有数据,也无进展。

第二只依然是为了试用我发明的那劳什子检测方法。这回阵仗可大,五个人围着。做手术的医生把老鼠脑子用电锯切开,助手在旁边吸血水递工具,乒乒乓乓忙了一下午。显微镜递给我,让我看耳蜗找到了,老鼠全麻着,脑壳开着,躺在手术台上,身体还随着呼吸微微起伏。我连好电极,让医生帮我把电极插进去,医生满头满身都是汗,没好气地直接走了:你要插什么,弄什么,自己弄去,反正要找的地方也都已经给你找到了。

助手捧着毛巾水,急急追出去照顾医生。100微米粗细的电极插老鼠耳蜗,我插了两遍,一看到老鼠微微眯着眼看我,血淋淋躺着,实在手抖的厉害。最后让电极制作组的男博士做了这个固定电极的工作,我去电脑上控制测试了。

结果还算好,这只老鼠没白死。

为我而死的老鼠目前也只有这两只。我爱养动物,实在下不去手。但我读博时有位生物的好友S,最爱在吃午饭的时候跟我细数今天杀了多少老鼠,怎么杀的,如何敲掉老鼠前指后趾标记号码。我不爱听,她恶趣味,偏要细说。她做基因工程,经常提到过修改某基因的老鼠确实变聪明了。

去过老鼠房之后,忍不住问起另一位还在日本做生物的好友L,是不是老鼠房都这么大味道。她说她那边还行。又说自己下个月要去英国一个月,老鼠还没找到人照顾。我想起家里鹦鹉:要是我还在日本,可以帮你养。

她:我有四百个老鼠。

我:…

看来她也杀了不少,只是不说。倒显得我矫情了,对于生物人而言不过是样品而已。

 

相关文章

狡猾的小猫咪

©版权信息:可以转载,请署名,并保留原文地址,尊重版权

14 条评论

  1. 回复

    笑死我了,四百只

    来自江苏
  2. 回复

    这时候真感叹:得亏自己是人

    来自北京
  3. 回复

    400只………

    来自河南
  4. 回复

    生物系出身的好像都喜欢用这个来吓唬人(炫耀)。你越害怕他越来劲,你要是对怎么杀感兴趣他也来劲。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搭理他。
    不过我确实是对怎么杀很感兴趣。

    来自台湾
    1. @大致有没有可能这是生物系不同于其他系的特殊成就?

      来自上海
  5. 回复

    之前认识一个人,说要解剖一个老鼠的心脏做成标本给我。也是蛮惊悚的

    来自美国
    1. 回复

      @Break……那确实…蛮惊悚的…

      来自新疆
  6. 回复

    其实我点进来前是担心有照片的

    来自美国
  7. 回复

    小白鼠:等我们成为地球霸主的时候…哼

    来自四川
  8. 回复

    想起我以前的生物老师,她提起这些小白鼠或者其他的解剖实验总是充满兴奋,虽然从我的角度听起来有些恶趣味,但能感受到这位老师确实喜欢这些生命

    来自美国
  9. 回复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对鼠鼠立刻敬畏!!!害怕

    来自湖南
  10. 回复

    生物学眼里,人与动物应该没有两样吧

    来自北京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