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56up》

今天从别的博客哪里看到推荐,说这个BBC的纪录片,选择了14个7岁的小孩子,他们分别来自上中下层社会,从60年代开始,每隔7年,记录他们的现状,最后一部是《56 up》,56岁的他们。

这几乎是这些人的一生了。从里面有很多可以看到的东西。里面大部分人维持了原阶层的生活,除了两个人。一个是来自乡下的一个小伙子,考上了牛津物理系,现在移民美国,在大学任教。另一个是精神有点问题,从富裕家庭出身,但是后来境遇不太好。

我也仔细看了很多知乎的分析。感觉大家都说的很有道理。里面给我感触比较深刻的一点是,7岁的时候,采访问三个上层阶级孩子以后会不会上大学,他们都分别都说以后要去xx公学读中学,然后去剑桥还是牛津。但是采访救济院的孩子的时候,其中一个问:“什么是‘大学’?”我曾听说过一句话:听歌的时候流眼泪,那眼泪一定是为了某个与歌无关的故事了。所以我看到这里很触动,当然也不是因为片中的孩子,只是为我自己。

大一结束的时候,我回家联络了高中的朋友。那时候我高考不是很好,不是很喜欢自己的大学,在里面过的很浑。高中的朋友在清华,QQ上谈了两句,她说到美国的PhD,我回“什么是‘PhD’?”。停顿了一会儿,我也很窘迫,心想她是不是会觉得我啥都不懂啊,赶紧百度,还没查清楚,就得到一个回复:就是博士。我当时看了一会儿,很郁闷,博士就博士,干嘛弄个英文逼格很高的样子。而我的另一位考上了南京大学的朋友在准备托福考试。这两位家庭条件都很好,父母也读过大学。我们家,用我爸的话就是“三代贫农”,最后父母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城市站稳了脚跟,虽然过得也并不富裕。

我没想过读博士。

我那时确实是什么都不懂的,可我知道我这两位高中同学都比我有本事,他们想做的就一定是对的,不管为什么,他们要去美国读博士,那我也要去,肯定有好处。然后大二开始,我开始各种打听现在在国外的高中同学,到底怎么出国读书。最后我还是基本如愿了,虽然不是美国。

我从自己的人生经历明白了阶级确实是存在的,有钱的阶级总是掌握着更多的资源和信息。而另一点我想清楚的就是,我要感谢我的父母,重视教育。他们愿意花大价钱送我去市里第二的私立初中,接触到经济还不错的同学们。初中的同学有不少现在都在国外,也有甚者早已移民美国。正是因为在这样一个初中,再加上我也比较愿意学习,后来能够进入市里TOP的高中,在那里认识了更多对我人生造成影响的同学们。

纪录片中反复提到:教育给予孩子的知识,是唯一不能从身上被夺去的东西。我觉得教育不只是知识那么简单,更多的是环境,是人。因为在社会上很难做到各个阶层混杂,而在学校就有这种机会的几率就会大很多。我不认为贫穷的孩子都很笨,都很懒散,相反我觉得只是因为没有机会接触到不一样的选择。人首先要接触到了,才会去模仿。首先要提供”选项”,然后才能“选择”。

与此同时,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模仿是盲目的,缺乏正确的引导,学什么都取决与自己。我其实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去美国,我也不知道怎么去,只是学别人。以至于后期,这两个朋友拿着托福和GRE的高分却对我说:不出国了。我四处打听,也有当初要出国的好些同学都不出国读了。我就懵逼了:为什么呢?那我还要不要出国呢?我陷入了焦虑,他们不出国肯定是有原因的,我现在到底学谁?

这反映了,教育确实能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一个人,但是不确定因素却很多,更多的依赖于本性。教育更多时候像“筛子”

另一个令我感触比较深的是片中人反复提到的贫穷,生活困难。“我现在不能只做兼职了,必须做全职的工作才能养活一家人”,“像我这样一个人,什么工作也做不了,政府却削减补助,太不公平了”,“你知道有段时间真的非常紧张,我的妻子甚至不得不去工作”…..我不认为这是贫穷,或者说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贫穷。这些所谓的穷人,躺在发达国家的温床上谴责富人,却浑然不知遥远的地球的另一端在发生什么。早年奠定的经济结构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可以躺着赚钱,他们没有见识过真正的贫穷。世界被割裂开来,这才是真正的不公平。发展中国家从来没有崛起,只是在谋求生存,从来没有A国夺走B国家的“工作机会”的问题,因为工作就在那里,它不贴标签,能者胜任。

还有就是,婚姻真的会改变一个人,不论是男是女,两个人会比一个人要好过很多。

以上,看完纪录片想的一些。

共有 4 条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