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职面试

最近在投明年秋季开始的教职岗位。研究计划,教学计划,推荐信的准备就不说了,几乎要了半条命。真正开始投起来,第一批很累,后面几批学校轻松了一些。本来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上次十月一号的投递结束,一周以后,有一个学校联系了我要求zoom面试。非常激动,仔细研究了下学校和岗位,感觉自己还是很匹配的,甚至觉得上岸就在此一举了。有一些可选的面试时间,从通知我的第二天到十天以后都可以选,我选的一周以后任意时间。网上说越迟越好,这样他们开会讨论的时候印象可以深刻一些。结果是给我安排了我能面试的最早时间——七天以后的早上,也就是十月十五。

我按照小红书上别人的经历准备了一些问题。主要就是自我介绍,为什么和岗位适配(为什么申请),科研经历计划,教学经历计划,还有服务方面的多样性支持diversity。但是实际上面试时被问的顺序恰恰相反。委员会上来先问了不痛不痒的多样性支持,然后是教学相关的,然后是研究计划。最核心的研究资金来源,也是学校真正最关心的,图穷匕见,直到最后才小心翼翼地问出来。

我在面试前找两个posdoc帮我过了一遍我准备的问题,听听他们的答题思路。还去学校的博后支援协会找教育系的V帮我过了一遍,听听我的答案有没有疏漏。都挺有用的。V教了我一些diversity的名词,一般来说在美国呆久了都知道黑人不能用black people,要用African American, 但是V说有更安全的词“underrepresented minority”,还可以包括其他种族。还有可以讨论一下对“first generation”的支持,就是父母没有上过大学的学生群体。我觉得还蛮搞笑的,在中国,父母没上过大学的才是主流,一点也不小众。 还有就是自己的缺点,我很诚实地说了一个。他说不行,要说一个明显的,而且比较普遍的缺点。比如我不是英语母语,然后再附上解决方案,比如我一直在努力继续学英语之类的。这一条虽然面试时候没问,但我觉得挺有用。

面试前我还找了一下我的老板,倒没嘱咐什么。我问了下如何回答科研经费的来源,她报了几个新人应该申请的,说是只要说了这几个,就能让人觉得你懂行。不愧是钻营经费型老板,非常有用!面试的时候说出来,明显感觉气氛活跃了,大家频频点头,热烈讨论起系里谁谁也拿了这个,问题不大什么的。

面试委员会一共四个教授,领头的年纪大的白男A;中年白男B领域和我相近,是负责联系我的人;青年白男C;青年白女D。感觉CD不是很友善,问问题都皱着眉头,听答案也没啥互动。B有些默默的,几乎不问问题,气色不好的样子,但是对我还挺友善的样子。A倒是神采飞扬谈笑风生,我看他还挂名南京大学的荣誉教授之类,跟中国人也有合作paper,估计是喜欢亚洲人的。

面试最后让提问,我问了系里对新人有哪些支持,招生、教学的支持。主要是A回答我,说的挺好的,像是准备过的说辞。第一年可以上课减免,专心搭实验室。系里课程有往年PPT共享。招生方面可以给2个免费学生。D又补充了他们有个教课的讲座,教学帮助什么的。我感觉都还挺好的。仪器方面也聊了,除了没有TEM,他们说有STEM,其他要用的仪器也都有,就还好。

我还问了转正tenure的评价标准,比如一般科研、教学、服务是4:4:2,他们什么比例。结果这下可真是图穷匕见了,跟我说服务不用担心,系里会做,教学也很轻松,最重要的是科研。然后来回看了我几眼,终于说出来了:至少有一个外部的grants(经费)。我本来伸着脖子表达友善“说什么都可以的”,鼓励他们说出来,最后就跟我来这个。我说没问题,应该的。A松了一口气一样,说当然还有些论文什么的,我说都没问题。

B给我解释了一下他们还要看推荐信,至少到周五才能看完推荐信,意思现在不能给答复。我觉得都是鬼扯,应该是忙着面试其他人直到周五吧。不过也无所谓,我说都行,等你们好消息,他们好像还有自己的会在聊,我就退了。一共面试了三十分钟,和预约的时间一样。

希望能过面试,这样就可以去学校当地参加面试了,公费旅游,还有机会上岸,岂不是美滋滋。就算不过也积累了面试经验。希望还能入围其他的学校。投材料真的挺磨人,投到后面就懒了,直接发准备好的,懒得客订修改。现在至少有个回应的,我又能好好改材料针对每个学校了。

共有 6 条评论

  1. 自己找经费,有文章考核,这不是和国内差不多吗?到后来还是得维护一个关系圈子,要不很难拿到资源。但区别可能是那边的圈子维护更轻松点。

    来自陕西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