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围城》

2057 次浏览 1 分钟阅读

本没有看完《围城》的。

本对此书无话可说的。

还是写一点吧。

暑假的时候,看见很古旧的版本的实体书《围城》。心想,就如同做了党员连党章还没看全一般,明明说了喜欢看书,连《围城》都没看过。心里是很惭愧的,于是下载了一本电子书,假期前在校的时候,看到夜里两点多。

看名著都是这种感觉,尤其是这些有深度的名著,完全是一种脱得干干净净站在书面前的感觉。看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那是好好教教地帮你脱下来,循循善诱地让你自己脱下来。《围城》边看就变有一种被他一把撕开了衣服,赤裸裸的阴暗被他写清楚。方鸿渐这个人,我是真不喜欢,太真实了,真的就像吞了一根蚯蚓,腥咸粘稠卡在喉头,想快些吐出来,又偏偏想着进去这么多不如吞了算了。就是这吞吐之间,叫我难受地看不下去,坐立不安。

中间有两段,我的印象时十分深刻的。

一段是苏小姐见方鸿渐与另一人为她而争风吃醋,心底里欢喜,又不表现出来,恨不得两人多斗些时刻,自己才能显得愈发高贵起来。这情节写的倒是不假,女生大抵都有这种情情结,但是着实太真实太阴暗了,实在是叫人难以说明。他偏偏不加修饰地写出来,我想速速翻过去,翻过去了又回过头来忍不住多看了两眼,“这女的怎么这样?”,骂完之后又觉得写的真犀利。

另一段是,美国回来的乡绅一家,嘴上总是不离英文,总喜欢中文夹着英文说话,尽管词不达意,但却叫方鸿渐心下越是不懂越是佩服。这很讽刺啊,现在有很多人不是也很会卖弄么,动不动冒出一个单词来,显得自己英文有多好的,其实也未必见得比别人懂得更多。我本就十分看不惯的,但是这样看来,这种中文里面加英文的卖弄方法中国人早就是学会了的,世代流传的。对了,不仅是加中文,“纳尼”、“そうが(so u ga)”之类的日文也是常见的。

对于围城我还是说这么多吧。实在不喜欢现实主义讽刺的小说。

确实写得很好,但我太年轻了,读不来啊。

相关文章

狡猾的小猫咪

©版权信息:可以转载,请署名,并保留原文地址,尊重版权

16 条评论

  1. 回复

    看的书真多,我都懒得看了。。。。

    来自福建
  2. 回复

    好吧,我也一直打算看,却一直没看。我是想过就忘!

    来自江苏
  3. 回复

    晕,居然自动用百度账号发表评论了!

    来自江苏
    1. @走出迷失这叫做智能~

      来自福建
  4. 回复

    古旧版说的是那本白色封面的吗,质感很好,深蓝色字和白色大体的封面。。。话说我的那本是这样的,出版社。。。貌似是人民文学?

    来自江西
  5. 回复

    我看了正好一半,没看下去…… 原因应该是那时候太小,选的阅读的时机不对

    来自山东
    1. @Leyeang我现在也依然很小~

      来自福建
  6. 回复

    那莫言的作品你看过没

    来自江苏
    1. 回复

      @50.2475%听过这人,以前一直把他跟海岩分不清,反正我是没读过。

      来自安徽
    2. @50.2475%没有

      来自福建
  7. 回复

    以前觉得自己也应该读围城,可是到头来还是只读了一个开头。我觉得读书最重要的是自己感兴趣才好,哪怕读的是网络口水小说。

    来自安徽
    1. @WindSays说得好,我就喜欢普通小说

      来自福建
  8. 回复

    当初读围城的时候比较喜欢读那种时代感 另:苏小姐就是一傲娇

    来自安徽
    1. @DR方鸿渐也很傲娇捏~~~

      来自福建
  9. 回复

    你的博客不是不用多说了吗?每一次到有多说的博客就提示你这里回复我了。是不是没有卸载干净啊?搞得我纠结死了。

    来自安徽
    1. @WindSays我也纳闷,每次到有多说的博客就有一堆提醒,但明明人家没回复…我真卸载了,无奈啊

      来自福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