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

我最早接触到科研论文是大三申请博士的时候,听说有一些文章挂名,会更容易找到国外的组愿意接受自己。所以我找到本科所谓的“导师”,导师跟我说发论文很简单,我暑假就留下来帮硕士师姐洗了瓶子,当然结局是没论文。以现在的眼光看来,我是不可能在那得到什么论文的。

后来我进了博士的组,我向日本人教授急切地表达了我需要发高影响因子的论文,这样才能回国找到好的教职。老师回答我:USJ去了么?箕面瀑布去了么?刚来日本要好好玩一玩啊。我的第一篇论文写了一年半,我甚至为了这个论文和老师吵起来,为什么迟迟不发表?我的副教授,小导师,把我拉到办公室:发表可以,现在只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你的数据是真的么?

我气的跳脚,做了三年,你天天看我周报月报的,数据真的不能再真了,想什么呢?

第一篇论文经过副教授精心修改以后发表了。在那之后,我又有了些论文,有的甚至只写了一周。还有的,写完递交给老板,老板几乎没有改动就提交发表了。

我曾经因为嫌弃日本的文章慢,档次低,也来美国追求过大的论文,得过Nature Communication 的大修意见,虽然修完以后拒稿了。所以在学术论文上我有了些自己的见解。

我开始慢慢搞懂了,不论在哪个国家,哪个行业,钱才是魔术布下面的把戏。科研行业里面,论文就是魔术布。如果盯着布,是没有办法搞懂魔术的,因为魔法不在布上。

杂志的编辑一般都是做得好的组的老板,为了避嫌,不能在这个杂志上发表自己的文章。那么他们在哪发呢?编辑们一般在更高级的杂志上发。

有些组经常发最顶尖的杂志,他们一般是又拿项目又发论文,钱和文章双修的组。非常容易理解,发现有趣的科学现象需要大量投入。即使有了好的现象,一个工作要想做的很清楚,需要大量的实验,也是钱堆出来的。这些组里出来的独立开实验室的子弟,往往就可以发在第二档的子刊上,他们同时做次一档杂志的编辑,筛选符合自己想法的文章发表。

虽然论文数量庞大,也有异数,但是总体来说就是个自上而下的结构,传承了金字塔顶端的组的意志。那么问题来了,顶尖的组在做什么课题?当然是资金愿意支持的课题。

美国有三大科研经费机构:NSF,DOE, NIH,对应着基础科学、工程、医疗。机构每年会放出很多项目,就像悬赏一样,不同的组会揭榜领钱做相关项目。

这样就很明确了。这个系统内的文章其实主要受资金的指挥。整个论文系统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论坛,讨论着美国政府最关心的议题,有的被标记为精华置顶帖,而更多的则是一些边边角角的细节补充贴。

如果日本的科研以论文为导向,那么整个日本的学术界就在给美国政府打工。诚然,美国放出来的议题确实重要,但是很多的是对于美国重要,未必适用于所有国家。况且,尚有很多美国政府不允许发表论文,暗中进项的项目。凡是参与这些项目的人,就会表现为:没有论文可以证明自己的学术成果。于是他们只能一直做这种秘密项目,或者离开科研界。

所以日本政府怎么才能摆脱美国对于科研界的管控呢?这也是日本的很多教授致力于的事业:创办自己的杂志。日本政府也应当制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发布项目经费。这中间会有很多腐败和结党营私,不过水至清则无鱼,总体而言对国家还是有很多益处的。

共有 8 条评论

  1. 那段第一篇论文的经历和我的经历是一模一样,一开始还不懂,觉得是这些日本人没事找事。但是要投第二篇的时候渐渐懂了其中的意义。至少“自己对自己的数据负责”是很重要的,日本的科研虽然很多固守于传统领域,但是能在这些领域做到很有成就也是有其道理的。对比之下,国内那样的论文流水线式科研,真的就比日本好吗?

    来自日本
  2. 卷论文的人真心累,朋友一篇主刊修改两年了还没有接收,一直说快了,但一直在修改。十几年前听他们聊天,发个子刊就能谋个号出路,现在子刊好像已经没有多大用了,国内制造论文和商品一样,产能都太强。

    来自北京
  3. 说的很精辟,全球科研圈都有一样的问题。由于是科技发展的关键,政府和公立机构投入虽然很大,产生了一个巨大的食利集团,专业性太强、门槛太高,导致整个形态类似于中国古代那种家传技能的封建小组,小圈子文化大行其道。昨天刚看到南开一个大佬,诧异他怎么能做到一年发四五篇领域顶刊,文章水平却都略欠缺火候,再一研究,原来去牛津访学的时候的导师,就是该顶刊的编辑,遂释然。

    来自英国
  4. 国内最近几年“破五唯”,大家都能发文章,但是考核时又不能不比较你我他,所以发好文章、搞大项目又成了“香饽饽”,“代表作”可以是论文、项目或者专利……申请项目、晋升职位、搞人才称号,总得有东西可以让人家去“比”。所以就卷吧。
    nsfc一直强调“打招呼”问题,那显然是这个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但是有多少用呢。

    来自山东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